九三学社六盘水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对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类开展后续扶持工作的建议》收悉。提案建议合理,具有前瞻性,符合我市实际,感谢你委对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为中心村安置点研究出台更加有效的后扶政策”的建议
一是认真梳理中心村安置点情况。根据提案建议,我局组织各市(特区、区)对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安置点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根据排查结果,目前全市实有农村中心村安置点21个,共安置1906户8413人,占全市搬迁人口116165人的7.24%。安置规模50户以下的8个点,50户—100户的5个点,100户—200户的6个点,200户以上的2个。最小的盘州市民主镇杨家坟安置点仅有10户32人,最大的钟山区大湾镇大箐村安置点(韭菜坪景区)258户1296人。中心村安置点中,共有搬迁劳动力4304人,已有1674人外出务工,占比38.89%。从事种植养殖1251人,占比29.07%。扶贫车间就业59人,占比1.37%。公益性岗位就业278人,占比6.46%。县内其他方式就业855人,占比19.87%。二是压实土地盘活利用主体责任。研究制定《六盘水市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土地盘活利用主体责任,将于近期印发执行。上半年,我局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盘活利用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在6月3日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进行汇报,并作了安排部署。据调查统计,21个中心村安置点已确权承包地10683.44亩,其中,龙头企业、公司、农业合作社有偿流转和县级平台公司统一收储2849.43亩,退耕还林2306.69亩,自行经营5527.32亩。结合实际,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盘活易地扶贫搬迁承包地和宅基地资源保障搬迁群众权益的实施方案》,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保障搬迁户合法权益。在2021年市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中,市农业农村局计划安排特色产业发展资金2245万元,在中心村安置点周边实施8个特色产业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实施方案设计编制工作。三是着力推进中心村安置点就业常态化服务机制落地见效。根据中心村安置点点多、分散、安置规模小、集中在农村等特点,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关于印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安置规模200 人以下的安置村(居)建立就业工作指导站(窗口)21个,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就业服务。在今年上半年,会同人社部门就劳动力就业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将中心村安置点搬迁家庭劳动力全部为传统种养殖人员纳入重点防失业返贫监测。全市21个中心村安置点中,共有搬迁劳动力4117人,已实现就业4117人,其中,省外务工1342人,县外省内务工332人,县内就业2443人。在有建厂条件的安置点,引进企业建立扶贫车间,目前已在六枝特区新窑镇桥梁安置点、钟山区金盆乡天生桥、钟山区青林乡灰依村等3个安置点建立扶贫车间3个,吸纳59名搬迁劳动力就业。四是持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继《中共六盘水市委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党办发〔2021〕1号)、《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关于开展200户以下安置点“五个体系”达标创建的通知》(六盘水易扶指发〔2020〕2号)、《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六盘水组通〔2021〕15号)等文件基础上,结合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导意见》,印发了《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落实〈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六盘水迁领发〔2021〕2号),再次就做好就业、产业、社区治理、搬迁群众权益保护等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中心村安置点涉及的有关区市围绕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作为,如钟山区在汪家寨镇新华、大河镇凉都休闲农庄、木果镇登亨河、南开乡合兴、南开乡花场、青林乡大土等6个中心村安置点,结合2021年村(居)委会换届,拟成立6个居委会,六枝特区牛场安置点已成立了华康居委会,并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14个安置点属村内搬迁,由原村委会继续履行管理服务职能。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组织、人社、民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持续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推进中心村产业发展、促进稳定就业、提升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中心村安置点搬迁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二、关于“提高中心集镇安置点就近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是政策制度再完善。围绕《六盘水市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二十条措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面做好就业服务保障。今年7月在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调研基础上,又出台了《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工作的通知》。会同工信、乡村振兴等7个市直部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扶贫车间提质路径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扶贫车间提质增效措施的调研报告》,于今年7月印发了《六盘水市关于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扶贫车间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制定了6个方面15条措施,明确各部门责任,促进扶贫车间提质增效,提升扶贫车间吸纳就业能力。二是就业责任再压实。6月3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第1次会议听取搬迁劳动力就业调研情况汇报,对各地抓好稳岗就业工作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在坚持月调度基础上,6月底结合半年易地扶贫搬迁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对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情况再次排查,市生态移民局组织4个督导组分赴各区市开展督促指导。7月12日至16日,六枝特区、水城区代表六盘水接受省委省政府督查组抽查。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5.96万人,已实现就业5.49万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今年以来,引导用工企业到城镇安置点开展专场招聘会30余场次,推送岗位2万余个。开展“万企帮万家”稳岗就业活动,组织各区市移民、人社、工商联等部门,认真调查未就业搬迁劳动力意愿,积极加强与天津、中山贵州商会沟通联系,做好就业推送服务。全市现有省外务工人员2.18万人,县外省内务工人员0.69万人。三是培育产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用好上级戴帽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89万元,整合地方投入22399万元,在安置点周边布局食用菌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31个。加强与省国开行、农发行对接,积极组织区市策划上报项目,共谋划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48.88亿元,拟争取国开行支持37.6亿元。其中,水城区、六盘水高新区共4个项目,总投资37.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脱贫发展项目已写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助推贵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纳入国开行近期重点支持项目计划。如:水城区在野玉海、龙场、潘龙等5个安置点周边实施食用菌大棚项目5个,整合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200万元,建设大棚1451个,提供就业岗位2400个。四是建设扶贫车间稳就业。积极培育鞋服加工、电子元件等扶贫工厂(基地),全市现有扶贫工厂(基地)40个,吸纳搬迁群众就业902人(其中,建在集镇扶贫工厂16个,吸纳集镇搬迁群众就业212人)。五是落实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保障。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扶贫专岗,解决通过市场难以解决就业的城镇安置区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就业问题,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3271人(其中集镇1259人)。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人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有关部门,持续抓产业带就业,落实好各类扶持政策,用好各类资金,指导各地积极谋划产业项目,进一步盘活安置地资源,培育发展安置地产业,加强对扶贫车间的指导,努力拓宽搬迁劳动力就业渠道,巩固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成果。与工商联一道,加强与天津市贵州商会、中山市贵州商会对接,争取支持,推进“万企帮万家”稳岗就业活动。
三、关于“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引领中心城区安置点后扶工作”的建议
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共16个,安置16890户71945人,占搬迁总人数116165人的61.93%,是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重要群体,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命题。按照建议,上半年市委组织部、市生态移民局认真研究,着力在建强组织、配强队伍、完成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强组织。16个县城安置区中,在规模较大的5个安置区设立了5个街道党工委。提前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4月初,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易扶搬迁社区需提前换届有关工作的提示》,明确“对新成立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在2018年12月29日前完成选举的,应参加本次换届;在2018年12月29日后完成选举的,任期五年,如需提前参与本次换届,应在广泛征求村(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报请县级党委政府批准后实施”,在保证社区党组织稳定的基础上,对上级党组织认定发挥作用不好的党组织,参与本次换届。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六盘水党办字〔2021〕13号)文件中,要求各区市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要提前派驻工作组实地指导,从源头上确保党组织战斗力。目前,全市16个县城安置居委会中,10个居委会将参与本次换届。16个居委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同步全覆盖。二是配强队伍。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下派干部担任、从搬迁优秀党员中选举产生两种方式,配齐配强16个居委会党组织书记,其中,下派科级干部2名、其他干部4名,从搬迁优秀党员中选举产生10名。对新成立的14个居委会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搬迁群众党员493人。今年7月,举办了《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题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采取室内授课、现场教学的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8名安置街道党工委书记、10名安置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三是完善机制。今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六盘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的若干措施》。进一步落实县级党政领导包保责任,16个安置区后续扶持和风险隐患包保实现全覆盖。其中,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包保9个安置区。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组织、民政、文化等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措施,指导各安置社区完成换届,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四、关于“安排易扶搬迁安置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建议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涵盖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五个体系”建设,在近两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克服困难,加强资金统筹,着力解决好“五个体系”补短板项目需求。据不完全统计,除中央、省级投入外,2021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补助资金6651万元。其中,搬迁群众城乡低保市级补助到位资金1400万元(年低保资金预计15606万元〈含上级补助〉),学生营养餐补助40万元、脱贫搬迁群众医疗救助289万元,脱贫人员、低保人员医保定额补助1511万元,用于公益岗位就业补助资金1909万元,用于补助文化服务资金102万元,新增43个易地扶贫搬迁村(居)委会经费1400万元。
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方面,目前根据市、县两级财政统筹情况和产业项目实施情况,主要通过县级平台公司自筹等方式配套投入。2021年,正在实施的3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9440.51万元,获得中央戴帽下达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资金15089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7万元,地方配套投入资金14234.51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指导各区市谋划包装项目,持续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地方债资金等资金投入,整合平台公司资金、社会资金配套,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工作力度。按照《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省出台的有关资金管理办法用好资金,发挥好各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商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在安排农业专项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方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支持。
2021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