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世华
(12月15日)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易地搬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稳得住”为重点、以“有就业”为核心、以“逐步能致富”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五个体系”和“两个社区”建设,全面落实全省九个专项提升行动计划,促进全市“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统筹谋划,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强化统筹部署。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易扶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易地搬迁安置地调研指导,并就有关工作作出指示批示。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安排,我们多次召开全市移民工作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成效监测专题会、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调度会等,围绕就业增收、产业培育、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重点内容进行细化安排。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印发《2023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提升行动方案》《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明确重点工作内容、责任单位,持续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纳入对市直相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三是强化调研督导。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人社、政策研究等市直相关部门,围绕就业、安置社区资产盘活、社区集体经济培育、人口收入、安置区帮扶车间培育发展等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二、坚持多措并举,全面促进群众增收。一是抓好动态监测。按月对搬迁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就业信息抽查复核机制,实时掌握就业情况,持续加大搬迁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对弱劳动力岗位培训,精准对接帮扶车间和本地其他企业用工需求,做好针对性的推荐就业。二是抓好兜底保障。通过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在安置社区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解决市场渠道无法就业的留守劳动力、弱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全市搬迁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3668人。三是抓好创业扶持。通过落实阶段性场地免租、税费减免等政策,利用安置区商铺资源为创业者铺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创业指导和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施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自主创业补贴,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搬迁群众实现自主创业1656人。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劳动力家庭25521户60895人,实现就业25521户58669人,就业率96.34%,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通过稳岗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三、坚持项目带动,全面补齐短板弱项。一是突出整体谋划。全面谋划安置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建好后续扶持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支持。2023年共谋划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戴帽后续扶持资金8475万元,实施产业、基础设施及公益类项目27个,总投资10462.5万元。二是突出产业培育。全市投入6507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0个,夯实易地搬迁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丰富安置区产业形态,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实施2023年度六枝特区塔山街道聚福新苑社区和钟山区月照街道幸福里社区省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社区集体经济示范点,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社区集体经济。三是突出补短提质。全市投入2525万元,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提质项目15个,进一步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投入1350万元实施公益类项目2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655个,兜底保障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搬迁劳动力就业。
四、坚持社区主体,全面促进社会融入。一是健全治理体系。印发《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管理实施方案》,落实《六盘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对《全省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行细化责任分解。在全市71个安置区落实县级党政领导包保全覆盖,各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包保辖区内最大安置区后续扶持和社会风险防控。二是提升治理能力。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易地搬迁安置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邀请市直相关单位领导或业务科室负责人授课,各市区移民部门分管负责人、业务股室负责人、相关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安置地党组织书记共130余人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三是保障民生权益。全市71个安置区实现综合服务中心(站)等各类便民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全覆盖,提供户籍管理、就业、就学等“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搬迁群众权益保障,实现城乡低保、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应保尽保。通过流转搬迁户山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公益林补偿等形式,促进搬迁群众年均受益206.06万元。组织办理发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书2.95万套,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11.62万搬迁群众走出大山后,如今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市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正逐步展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