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设为首页|收藏此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新闻发布会

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12月23日,记者从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六盘水市被省评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市,获1000万元资金奖励。


近年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贵州省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中心,聚焦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工作。



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印发《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共同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成立分片指导组,围绕就业增收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重点内容深入各市区调研指导,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举办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现已连续举办三届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累计培训县、乡、村三级移民干部415人次。


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增收致富。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通过“点对点”输出、岗位推荐、劳务公司组织等提高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开展“春风行动”,提供从家门口到厂门口“一站式”免费直达服务,促进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3.28万人。通过就近发展、异地置业、资金入股等方式发展产业项目14个,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带动搬迁群众就业401人。积极对接景区、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引导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全市69个帮扶车间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1281人。通过落实阶段性场地免租、税费减免等政策,利用安置区商铺、场地等为创业者铺通“绿色通道”,帮助1316人实现自主创业。目前,全市搬迁劳动力本地就业2.6万人。同时,积极整合资金,创造性提出对符合条件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搬迁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奖补,全市共发放产业奖补、就业创业奖补项目资金1681.58万元,覆盖5381户搬迁家庭。在安置社区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3762名就业困难群众就业问题。目前,全市搬迁劳动力2.55万户6.11万人,已就业2.55万户5.88万人,就业率96.24%。


加快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每年提前谋划一批项目积极向农业农村部门申报入库,全市“三张清单”易扶后扶项目库储备项目174个,谋划2025年项目51个。同时指导各市区按照“三张清单”要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月调度机制,不断推进安置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提质。积极配合做好全市3个项目、348户群众避险搬迁工作。现已搬迁入住302户、拆除旧房296户。


抓好社区治理,促进稳定融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引导搬迁群众按需求合理确定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全市71个安置社区中,探索推行实体化公司物业服务的8个,社区党组织牵头领办、群众自我组织管理的63个,实现所有安置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结合困难搬迁家庭实际,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激活闲置资产、盘活优势资源、做活集体经济、用活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培育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社区造血功能。目前,全市在63个安置社区探索成立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有固定资产2.22亿元,带动56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今年实现收入1550.16万元。


巩固工作成果,提升服务质效。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改扩建或盘活闲置住房等方式解决搬迁家庭人口增长导致住房困难问题,全市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9.05万元,覆盖搬迁群众225户。通过完善设施、招强引优、后续扶持、优化用途、灵活重组、出售交易等“六个聚焦”模式,分批分类盘活利用安置区商业资产26.82万平方米,盘活利用率达96.45%。通过流转、退耕还林、代耕、自主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搬迁群众迁出地“三块地”,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现已盘活利用搬迁群众迁出地确权耕地21.36万亩、确权林地8.33万亩,完成迁出区域生态恢复26.11万亩。


下一步,六盘水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和“两个社区”创建成果,抓紧抓实生态移民各项工作,续写好六盘水易地扶贫搬迁新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