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来,为解决景区周边交通要道私搭乱建现象,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感,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以“飞地”的形式统一规划建设铺面,带动群众创业就业的同时,也走出一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接着来看《水城区“五营”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集,《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飞地共营”破难题 集体经济有支撑》。
杭瑞高速水城区野玉海收费站,距离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大约5公里,是去往景区的重要通道。在出站不远处的三岔路口,20个外观统一、布局合理的门面整齐分列在道路两旁,不少过往车辆和游人驻足停留,享用当地特色小吃。店主罗满香一边麻利地翻拣着烤炉上的洋芋、鸡蛋,一边高声招呼过往游客进屋品尝。
阿娄社区的小吃街。朱芸 摄
店主罗满香告诉记者:“我们从这个门面一修好就开始做这个生意了,平时就是刮洋芋、烧洋芋、卖烤鸡蛋、炒饭、粉面等等。一个月的收入将近有万把块钱,做这个生意还是可以的。”
据罗满香介绍,她家一共租用了三个门面,一年租金共25000元。平时店里几乎天天开门迎客,每天收入在700元左右,每逢避暑季和彝族火把节期间,收入更加可观。
但在2021年6月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周边群众私搭乱建,垃圾随处可见,脏、乱、差的卫生环境极大影响了景区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感。
店主罗满香正麻利地翻拣着烤炉上的洋芋。刘传莲 摄
为解决上述问题,海坪街道党工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综合考虑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情况后,最终决定以“飞地”的形式对私搭乱建现象进行整改。即由俄脚村出土地,阿娄社区出资金,统一建设门面,建成后优先租借给俄脚村村民使用。
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周训锋介绍:“经海坪街道党工委多次研究,综合考虑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情况,最终确定由俄脚村出土地,阿娄社区出资金,用于修建20个门面并优先租给俄脚村的村民,并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门面投入使用后,带动了当地20余户居民就业。”
2021年7月,阿娄社区耗资38万元,建设完成了占地面积608平方米的20个门面。根据门面大小和位置,按照每年5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价格出租给俄脚村当地群众,有效解决群众务工问题,带动百姓增收,还为阿娄社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
正在忙活的店主罗满香。朱芸 摄
周训锋说:“门面于2021年7月正式出租,截至目前为村集体带来收入共计30余万元,解决群众就业20户,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2023年,水城区经过多年的反复尝试和大胆探索,总结提出了以“入股参营、合股联营、稳包统营、飞地共营、聘才专营”为方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五营方式”。“五营方式”的提出,为解决长期以来水城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集体缺乏带头能人、无实体支撑等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
接下来,海坪街道也将继续积极思考,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营方式”中寻求自身定位,统筹推进辖区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同发展、共进步,实现村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党员干部干事有人跟,集体经济发展有支撑,群众致富有奔头的良好愿景。